山东省钓鱼协会论坛团体会员专区东营市钓鱼协会 → 浮标调的是什么——“理论”文章(爱晕者慎读)(ZT)


  共有1837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

主题:浮标调的是什么——“理论”文章(爱晕者慎读)(ZT)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浑水摸鱼
  1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空军司令
等级:职业侠客 帖子:410 积分:2429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9/7/12 18:17:37
浮标调的是什么——“理论”文章(爱晕者慎读)(ZT)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9/7/13 0:32:20

浮标调的是什么——“理论”文章(爱晕者慎读)

本文起草时,先定名为“剩余浮力的当今思考”,等文章写完了,觉得还是换个名比较好。因为自从“剩余浮力”这词儿问世以来,“理论界”好象就从没消停过,围绕它所引起的争论此起彼伏,没完没了。这几年,报刊媒体或网络如果闷了,拿它出来磕打磕打,准能热闹一阵,披挂上阵的各路好手绝对踊跃。在“池钓界”,“剩余浮力”的名声,恐怕算得上“争议之最”了。但议来议去却还是结论渺茫,甚至越议越悬!致使有些实战派钓友干脆判它个子虚乌有、故弄玄虚的罪名,枪毙了………
所以,“题目”兴许关乎俺这破文章的命运,弄不好“内容”会被题目牵连冷遇,冤!
尽管“剩余浮力”招牌不太讨人喜欢,然而有人却认为:浮标调来调去还真离不开“剩余浮力”,您信吗?

剩余浮力问题,长期以来之所以观点难一,久争不下,我觉得主要有两方面原因。
一方面:是剩余浮力的定义!最早大师们创出“剩余浮力”这个新名词儿时,意义所指是一支浮标的先天固有承载力,也就是大家习惯所称的浮标“浮力”。后来,“调目剩余浮力”和所谓“钓目剩余浮力”等引申概念相继产生!大家想一想:一个“剩余浮力”名词儿,同时可指三个不同概念,若在一篇文章中交相出现,而又不予具体前置说明的情况下,能幸免不晕的读者有几个?
第二方面:后来引申出的,经无数钓友体会至今的“调钓剩余浮力”概念,实际上具有静态和动态双重内容和意义,而以往则把它们混为一谈!造成公说公有理,婆死活不能从!因为俩人说的根本不是一码事!

一、静态剩余载力
有人说,钓鱼人运用的不是阿基米德浮力定理,这话肯定有人反对……
1、剩余浮力最初的造词“意义”
把铅皮直接裹在标脚上直至标尾平水即将下沉,忽略铅皮体积的排水浮力不提,则铅皮的重量即可称作这支浮标的“承载力”,其大小=全浮力-浮标自重。
也许有人怀疑,承载力是不是浮力呢?当然是喽!任何比重轻于水的“浮体”都具有水上或水中承载力。就像轮船的承载力是水的浮力作用结果一样,浮标的承载力也是水对浮标所产生的浮力、除平衡本身重力之外的“余量”。
如果我没领会错的话,大师们最初创造“剩余浮力”这个新名词时,其部分意义就是指浮标的“承载力”大小。其实说白了,它无非是钓鱼人平时挂嘴边上的浮标“浮力”而已。如“中空标比实体标浮力大”,谁都明白说的是什么。这“粗线条”的日常习惯用语,虽然有点不太符合科学定义,但长期以来大家约定俗成,倒也相安无事,况**上也统统是这个叫法……
相反,假如有人平时说话改成这样:“大号标比小号标剩余浮力大”,或“两支标没入水之前,就有不同的剩余浮力”,我看多数人要晕!尤其是那些爱较真的知识形钓友或专家们,免不了会问:按阿氏定律来说,浮力,是水给浮标的,浸入多少获得多少。没下水,何来剩余?
承载力,属浮标本身因材质密度、体积不同的先天能力表述词,且与浮力概念不相矛盾,即可用来表示一支浮标的总承载量大小,如:“这只标的承载力比那支标大1克”;又可泛指浮标的承载能力,如:“中空标比实体标承载力大”等。
在“调钓剩余浮力”概念已逐渐被大家认识、运用的今天,若仍按大师意图,非把浮标的固有水中承载力也强称“剩余浮力”,解释起来会相当矛盾!况一词多用,尤其不妥!我看不如还“浮力”或“承载力”本来面目比较好……有时候,通俗也是真理。

2、调目剩余浮力
浮标经钓组悬浮配重后调在一定目数上,就浮标的未完全入水而言,大家习惯称它为“调目剩余浮力”,其静态大小如果需要衡量的话,应等于浮标的剩余载力,也就是水上剩余标尾的纯体积排水(重)量。
同条件的软硬尾两支浮标,甚至还可引申到标身体积不同、承载力不同的任意浮标,只要标尾直径、体积相同,又调在同一目数上,其静态“剩余载力”都相等!剩余加铅量相等,载饵能力也相等!即:同调目时硬尾标加定量的铅如果下沉1目,那软尾标加同样的铅也应下沉1目,大标下沉1目,小标也下沉1目,没有区别!因软硬标尾密度不同所造成的重力差、或因两标大小不同所造成的承载力差,其实已在致使两系统达到同调目平衡时的不同铅皮配重上提前“找补”过了……
大家常说的“剩余浮力”除我们经常运用的-牵控饵重、控制钩饵状态的静态剩余载力作用外,还有许多深层的动态实质内容,但我觉得不宜把它们与静态平衡概念矛盾起来,否则将是咱钓鱼人的悲哀!

3、重浮力平衡原理及浮标整体概念
把硬标尾剪下来单独扔水里,它会沉底,这说明其密度大于水,是沉体;而软标尾单独扔到水里却能浮着,是浮体。此即所谓软尾标“两浮一沉”,硬尾标“两沉一浮”的说法来源(漂脚也是沉体)。遗憾的是,部分钓友常以此为依据,误认为软标尾本身有“浮力”,硬标尾本身没有“浮力”是造成同条件软硬尾两支浮标信号差异的直接原因,并由此导出:“同条件软硬尾两浮标载饵能力不同”,或类似“水面以上的标尾还体现重力”等错误结论。
对上述推论,我们不妨用一个简单实验来检验一下:把一支硬尾标搭配钓组调到准确6目,然后用剪刀直接剪掉水面上的3目标尾,结果会怎样呢?   浮标一定会上升,高于原来的6目!这说明:3目硬尾的“重力”在没被剪掉之前,已经作用在原调6系统中了!对平衡系统而言,硬标尾所谓的“重力”实际上是“不存在”的(即已被浮力平衡了)!所以,当我们剪掉3目的“重力”后,原平衡系统自然会恢复一定的浮力而上升。    同理,如果我们不剪标尾而剪掉一段标脚试验,结果基本是一样的!平衡系统都会因失去了部分重量,恢复相应的浮力而上升(标脚的比重大于水)。  二者区别仅在于:标脚是在水下的,比水面以上的标尾多了一些体积排水浮力,在我们剪掉“重力”的同时,这部分排水浮力也随之被剪了。因此,剪掉水下标脚后系统的回升幅度会比剪掉水上标尾稍小,仅此而已。
说实话,这个实验我也是仅凭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推理出来的,如果有哪位钓友不心疼自己的浮标,不妨亲自动手实做一次,看看是不是真的?

俺觉得,长期以来不少朋友在此问题上产生相同迷惑的主要原因在于,割裂了浮标整体!混淆了动、静态平衡概念!把目光单独盯在不同特点的标尾上了,因此才会舍易求难,导致“阿牛”简单静态二力平衡原理认识方面的障碍。其实,不论软尾硬尾甚至“钢尾”,一旦与标身标脚结合为一个整体,我们就应该以一个大的“浮体”来看待这个整体!此浮体(浮标)一旦通过配重达到某一平衡点,则浮体的全部重量(水上部分也在内)以及水中配重都已被浮力所平衡!所以我们才称这个系统为静态“平衡系统”。此时,水上和水下标尾已无密度或自重可聊意义(失重状态),而仅剩下体积与直径可比性了,(因为体积关乎排水量,而直径决定牵控钩饵的浮标行程)。
系统由这一平衡点变化到新的平衡点,比如:由调4到调3或到钓2等,仍属静态问题,与附加鱼口等外力之后的系统动态分析不是一码事,不宜混淆思考,误解基本定理。

4、“钓目剩余浮力”名称问题
剩余浮力一词“原产”于浮标,静态的调目剩余浮力是系统悬浮状态下,重浮二力平衡后的剩余载力概念(另还有潜含的动态意义后面单谈)。
而底钓钓组中,已有池底支撑外力参与进来,另还有钩落底失重后的系统浮力回升,饵重变化,及不同钓组的动态参数差异等复杂因素在内,早已跨越浮标感官“剩余载力”解释范畴,若以视觉钓目入手则极易造成判断或理解假象。
如:针对不同的钩饵、线组、及浮标,可以有相同的调2钓4状态,但它们的“钓目剩余浮力”到底是多少呢?是4目还是2目?或是2-4=-2目? -2目在这里又能表明什么意义呢?大标小标大饵小钩、粗线细线粗尾细尾,同样可以调2钓4,看钓目辨认“剩余浮力”有什么用?

个人认为,动态剩余浮力概念与静态剩余载力不是一个东西!很难简单量化确论!否则数年来钓界也不会因此频生争议了。一词滥用,更容易造成困惑!这就像调目与钓目的原始定义一样,二力平衡组成固定的调目;而浮力、重力、支撑力、饵重、天时水情等因素共同作用后形成变化的钓目,不能醉论杂谈是一个道理。
因此“钓目剩余浮力”究竟该如何理解,就不是简单的静态问题了!它包含浮标的实际上牵制力,钓组启动阻力,惯性阻力等等复杂内容......
台 湾钓友习惯把“动态剩余浮力”称为钓组“残存”,这个概念易于与浮标的静态剩余载力加以区分,而且可以化繁就简,抛开众多不确定变数,完全从实战入手,直指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后只有鱼知道,而我们只需从浮标信号上感知,鱼吃钩饵所反映出的系统动态“上牵力”大小。
北京李歌——05年9月


鱼乐娱乐,爱护环境

拿大放小,年年有鱼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浑水摸鱼
  2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空军司令
等级:职业侠客 帖子:410 积分:2429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9/7/12 18:17:37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9/7/13 0:33:01

二、动态剩余浮力
有人说,钓鱼人运用的不局限于重浮力平衡原理,这话我非常理解!动态剩余浮力,实际所指应是系统的动态上牵制力(钓组浮标的反弹趋势),它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!很大程度上,只可意会而难以量化言传……

1、尾径相同但号数不同的浮标,动态剩余浮力不同
尾径相同的同款1号和5号浮标,组成两系统后,调钓同一目数,浮标静态剩余载力相等,底钓钩饵状态看似相同。但鱼拉动两支不同号数的浮标及所组成的两个不同系统,所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。
原因有:两标浮力不同,配铅不同,主线张度不同,信号传导不同;两系统排水体积不同,运动水阻不同;自重不同(系统对内都是平衡的,但对外却是具有不同体积和质量的),启动和惯性力不同,信号效果不同等。
结合钓鱼,小漂系统较“灵敏”,大漂系统较“稳定”的共同认识,基本就是这么个简单原理。即:体积越小(水阻越小)、质量越轻(越不稳定)的水中平衡系统,越容易受外力启动,即越灵敏。
实践中,针对轻口、弱口、或轻吸重吐的特殊滑口等鱼情,小标细线轻钩轻饵配置存在优势,因为它“爱动”!能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放大入口鱼讯。而针对高密度生口、乱口、杂鱼干扰、水深水流等情况,大标系统“不爱动”(较稳定)和快速下沉到位和利于主线绷直等特点就有用武之地了。
另外,小标系统除轻灵外,动态剩余浮力小,轻滑鱼口所感受到的上牵力小,即利于浮标启动同时也利于鱼大胆吸食。而大标系统动态剩余浮力(即上牵力)大,可以滤除许多假动作及迎合其它方面的需要,针对不同鱼情水情,当可善用。
2、调钓不同,动态剩余浮力不同
以前有朋友认为:“调8钓8”与“调2钓2”,系统同样是处于所谓“一触即发”的平衡状态,鱼吃钩饵拉动系统时,假设都是1目的拉幅。静态“剩余浮力”虽然有8目和2目的对比关系,但具体到动态下拉力和幅度,却都只需1目,因此两种调钓差别不大。
我相信很多具有实战经验的钓手肯定不会同意这种说法!
首先,“调8钓8”与“调2钓2”,配铅不同,系统入水体积和自重不同。相对于上小节中“越小越轻的水中系统,越容易受外力启动”的简单原理而言,鱼吃钩饵牵动两系统时所需付出的力度,和所感受到的上牵力影响是不同的,上鱼效果因此不同!
另:“调8钓8”与“调2钓2”,由于配铅不同,导致线组状态不同,信号传导效果不同。
再:浮标调高调低,剩余浮力预留不同,浮标本身的动态上下行能力设计,及线组抗干扰效果等,当然也不同!浮标调态高则上送容易下拉难;调态低则下拉容易上送难!同样1目的下拉幅度,鱼口岂能一样?
上述认识产生的原因,我觉得同样是把“剩余浮力”的静态和动态因素混为一谈了。
“调8钓8”与“调2钓2”,动态剩余浮力方面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系统入水体积和质量的变化(这会直接影响系统启动和惯性力的大小)、不同的上牵力对鱼探饵吸饵所造成的戒备影响,以及线组、浮标状态等现实差异(还有普遍上细下粗锥形标尾受张力影响大小和动态行程等因素在内),而不要被“1目”的相同幅度“假设”所迷惑!
相同鱼口前提下,“调8钓8”与“调2钓2”,根本不会是一样的下拉幅度!此假设本身就难以成立。
3、同体积同标形但不同浮力的浮标,动态剩余浮力不同
标形体积相同但因材质密度不同,导致两标浮力(承载力)不同,配铅不同,系统重心不同,动态效果不同。
关于浮标浮力与灵敏度之间的认识,钓界主要有两种看法。
一种看法是:“同体积同标形,浮力越大的浮标越灵敏”。此说法关注点是在浮标信号的活泼程度上(没有限定上下行方向);另外浮标浮力越大,体积可以做得更小,相同配重前提下水阻更小,也是系统灵敏度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另一种看法是:在允许范围内,浮标具有一定的自重,可以上调系统重心,一方面小(轻)坠更容易启动(对轻口鱼情而言);另一方面是具备一定自重的浮标,更利于其本身破水下行!
举上述对比,只是为了说明浮标灵敏度方面的两种笼统认识。现实中,浮标性能绝非简单浮力与自重所能涵盖!像重心设计、标体均质、漆层效果等等,都是专家们操心的内容。
浮力(性能)不同的浮标,动态上牵力是有差别的,钓手们在实践中应有体会。

前不久,随朋友钓大鲫鱼,水深一米三左右。先用台产某款中短身硬尾3号标(好象是冠作的)调6,钓压目,信号出的不错,顿口清晰明确。但中途不幸切了条鲤鱼,浮标回撞在竿身上裂了。不得已换上另款3号(标形一样),还是调6目却又加了一片铅。明显感觉“另款”漂在当时鱼情下调6,上牵力太强了!鱼口放不出来,常出现一“点”即回升的标讯……相同饵重情况下钓目一再提高,几乎钓到调目才出口。后来加铅改调4目多,问题解决,口大且真。   这一特例或可说明,任何一支浮标,只有在实践中结合鱼情水情,才能具体了解并正确运用其“剩余浮力”,有时候凭经验都容易出错,更何况再被错误地引导……
浮标调钓讨论好多年了,但至今仍有朋友认为:“从调高到调低加减那一点点铅皮对上鱼影响不大”,也就是“调漂无用论”。对此,只能套句时髦话,见仁见智吧!
4、同浮力不同标形的浮标,动态剩余浮力不同
标形不同,动态特点不同!一般说:瘦长身浮标较稳定,适于底钓,而短身浮标信号特点相对活泼。典型的例子是,溪流钓橄榄型小漂,若用于池钓,动作上窜下跳能闹死人。现下较流行的中短身浮标,一般加装长碳脚和硬长尾的较多,主要目的是拉大重心与浮心距离,改善稳定性。
标形方面还如:长脚长尾棒槌型粗短身浮标站立、下行较稳,利于钓过程;而削肩两头锥者,上下行较快,适合快速到位及底钓轻口。
因此,标形不同,动态剩余浮力(也就是浮标上下行运动特点)也不同,即使相同调钓情况下,效果不同。对于经验丰富的钓友来说,还可充分利用漂型方面的这些特点,顺应鱼情或控制鱼情。
5、尾径不同,动态剩余浮力不同   
标尾的直径与剩余浮力也有较密切的关系,鱼口外力牵动钓组垂直运动,会造成系统(标尾)体积排水量的动态增减,也就是我们看到的“信号”。而标尾的直径与体积之间,有次方性关系,道理上讲,同样的动浮力变化,标尾细一些,信号行程会超倍增加,即“灵敏”许多!这也是池钓浮标尾径一般都做得比较细(大约0.4~0.8MM之间)的原因之一吧,但尾径过细,受表面张力影响反会加剧,所以,量情使用为好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同理反推,尾径粗细不同,鱼口所感知到的钓组上牵制力大小自然也不同,尾径粗则大,尾径细则小,即:剩余浮力因尾径粗细而不同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6、水深风浪因素     
水深线长容易造成信号传递衰减,道理上说,细线大漂效果较好。而就同套配组而言,调低目加铅量较多,利于主线绷直,利于信号传导。但出于系统全面考量原因,我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曾经提过“水深水流情况下用小标调高些好”的话,这是为什么呢?
今谈到“系统上牵制力”问题,试解释一下:风浪情况下,假如调目过低,一是容易造成标尾没顶,难以观察再次信号;二是浮标上牵制力太小,易加剧风线对浮标、线组的干扰,最终导致底钩状态的严重失真!
水深情况道理相似,重铅利于绷直主线的原理是不错的。但针对主线两端而言,一端是较大的铅重利于拉直主线,另一端则是浮标的“上牵力”同样具有拉直主线和稳定系统的作用(尤其在用标较小情况下)!
这就好比两个人对拉一根绳子,如果两人力量相当,绳子一定能拉得很紧;但若是一人强壮,另一人纤弱,两端拉力不均,则绳子反而难紧!
线组状态道理类似,水深或水流情况下,铅重与浮标上牵力预留,两端均衡考虑效果较好……
7、线组因素      
除鱼情和速度需要外,线组越细信号传导越好是一般经验。不同软硬、粗细的线组,由于传导及支撑力等不同,也会造成系统残存(即动态剩余浮力)方面的差异。比如前述“调2钓4”情况,粗细、软硬不同的线组,支撑、拉抻力不一样,同为“调2钓4”目数显示,但水下实际状态或最终残存大小以及鱼吃饵时的感受会不同,信号也就不同。这一点,钓手们都能体会到,不多说了。
8、其它因素   
子线长短、钩饵轻重大小、铅座标座死活、提铅高低及8字环大小,以及分段置铅、动态引逗等等,都会影响或实际改变动态剩余浮力,钓友们在实践中总能体会到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9、鱼情调钓
根据不同的鱼情鱼口,怎样调整系统与之切合,说起来关联因素太多!像浮标、饵料、系统配置等方面,可以提前考虑。但具体到针对鱼口随机变化方面,可就急难言表了!
“调灵调钝”思想,影响钓界许多年了。近两年,“上鱼则灵”的口号越喊越响,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“调钓”终归会由感性向理性跨越的趋势!但是,空口号是不解决问题的!因此,如何化繁就简,把动态剩余浮力的诸多变量因素归拢到一个简单关注层面上来,怕也是许多钓友实践中始终在思考、摸索着的问题……
钓目(也就是状态)是随鱼口决定的,没有定规,提前预估只是个根据钩重饵重的大概齐,然后根据实际标相随机调整,中鱼为准。调目则是线组、浮标、水深、鱼情、钓法等因素决定的,最初定调目靠知识和经验,调整调目则看实际需要。        
10、同条件软硬尾两标,信号差异分析
综上所述,同条件软硬尾两标,信号差异原因可大体总结为:
软尾标本身自重轻、浮力大。就系统动态而言,外力造成瞬间失衡时浮标的回弹趋势强(上牵制力大),所以在“假口”或“虚底”等情况下相对稳定不易下沉;而同条件的硬尾标自重大,破水下行容易,惯性下行程也大,信号效果与之相异……如:常有朋友实践经验认为,软尾标牵控钩饵、抗虚底的能力比较好!这从某种角度上理解,是没错的。但具体到基本原理方面我认为:小号、很细尾径(很“灵敏”)的软尾标,其抗虚底的实际效果不会好到哪去!尤其冬季低温条件下,表面张力影响恐怕都难以克服!如果仅为牵制钩饵抗虚底目的,您换上与软尾标同尾径同标形、大号的硬尾标试试,效果是一样的。
系统配重变化(系统重心改变)。体积相同,载力越大的浮标配铅越大,系统重心越低,外力克服(铅坠)静止惯性,启动起来越难。软尾标自重轻加铅量大,某种角度上相当于“标号”增大,比之硬尾“小标”系统而言,相对稳定。
两标重心不同,自身特性改变。硬尾标重心高信号“活泼”,软尾标重心低信号“稳定”。浮标本身信号特点不是仅*软硬尾手段一招才可达成的,同是硬尾标,通过改变材质、标型及重浮心位置等,也一样能造就!这一点,制标专家们是内行,俺不多言了。
条件相同的软硬尾两支浮标,系统总质量是相等的,只是重心在标体和铅座之间上下移动了。由于软尾浮标承载力大,同调目时配铅量也要大些,多出的配铅体积会额外增加一定的排水浮力,从而增加系统稳定度。因差异很小,所以很少受到关注。
非等条件的软硬尾浮标之间的“印象”比较,属于另类问题,缺乏实际意义,本文不予涉及。

煞有介事、傻费笔墨,本文告一段落了。真诚希望,读者朋友们能因此添一丝感觉,即调钓与“剩余浮力”有些关系! 浮标调的是什么?浮标调的是鱼口,也就是“钓组上牵力”的大小!‘剩余浮力(即上牵力)’只不过碰巧与鱼口的关系近点而已,您说呢?
北京李歌——05年9月


鱼乐娱乐,爱护环境

拿大放小,年年有鱼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钓鱼郎1963
  3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论坛游侠 帖子:222 积分:1980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9/7/13 15:56:12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9/7/30 9:11:28

顶!!!!!
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醉仙李
  4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混混鱼
等级:业余侠客 帖子:370 积分:2404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9/7/9 13:38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9/7/30 13:03:47

辛苦,辛苦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
孔子曰:命运就象被强奸,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一杆一线钓江湖,

万古情仇酒一壶。

置身山水赏标舞,

忘却人间几许愁!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六克香
  5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业余侠客 帖子:374 积分:2413 威望:0 精华:1 注册:2009/7/19 10:11:32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9/7/30 13:12:23

辛苦,辛苦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 

太辛苦了顶顶

 



手不离杆 眼不离漂

心中有底 水中有鱼

心漂合一 拿鱼说话

上鱼才是 硬道理 !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淡然品茗
  6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论坛游民 帖子:147 积分:1036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9/7/19 17:20:14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9/7/30 22:28:55

我看晕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唐朝1573
  7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论坛游民 帖子:116 积分:771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9/12/27 22:44:16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9/12/28 12:52:05

看不懂,荡下来回去慢慢研究!!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